中广核在宁夏投资百亿打造西部“阳光硅谷”
周茂华表示,截至目前,海外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双向配置资产占比仍低,人民币资产与国际主要资产相关性相对低,未来外资跨境投融资服务空间大。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是2022年煤炭行业景气度得以延续,煤炭市场相对高位运行,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同比增长。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6.04%。受益于煤炭价格上涨,公司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2022年净利润为69.81亿元,同比增长41.38%,拟每10股派18元。截至4月12日收盘,共有1532家A股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其中116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分红方案,占比为76%1161家公司中,超过六成的公司分红率高于30%,其中271家公司分红率超过50%。目前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1532家公司,仅占A股公司总家数的30%,即仍有七成公司未发布年报。其中,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慷慨大方。
恒顺醋业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12.98%。以4月12日收盘价计算,共有193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见图4)2、三类机构(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业务参加银行)进入银行间市场历程。
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汇改后下一步是资本账户开放近期,为加入SDR,我国金融市场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市场更为关注人民币国际化大局的举动。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主要是三类机构(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业务参加银行)、QFII与RQFII。2013年3月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管局联合公布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形成正式的RQFII管理制度。从对我国债券市场影响的角度,不仅人民币将逐步实现国际化,我国的债券市场也将进一步国际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更多国际机构和企业将在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债券),更多海外机构投资者将进入人民币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但如果在初期过快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会使得部分离岸人民币回流境内,一定程度上影响离岸人民币的结算功能(类似于离岸人民币M2下降),从而不利于人民币在境外的推广使用。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的合计数据,从持有种类上看,境外机构投资者主要持有利率债。
在资金来源方面,自有的人民币资金外,应该也可以拓宽至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产品、基金产品等。QFII投资者仍不能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展望前文提到过,目前我国已有的境外投资者投资渠道包括三类境外机构、QFII投资者、RQFII投资者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将会对境外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开放。2002年11月,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由此被引入到中国证券市场。
其中三类机构作为最早正式获批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投资者群体,又可以分为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业务参加银行这三种类型。(2)我国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清算行)。在额度方面,《通知》提到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同时,央行将根据双方对等性原则和宏观审慎要求对进行管理。未来可以再适度放开部分人民币衍生品的权限,如债券远期、利率互换业务等。
人民币合格投资者发起设立开放式基金的,可由托管人根据申购或赎回情况,每日为其办理相应人民币汇入、汇出或购汇汇出境外的手续,并事后定期报送外汇管理局。(见图1)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主要是分为三种渠道获得准入资格的,分别是:三类机构、QFII与RQFII。
但是根据统计来看,随着境外投资者构成的多元化,近1年来境外投资者对于企业债配置的力度有所加大,而其他各类债券持有比例较为平稳。因此,梳理现阶段我国境外机构投资者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可能的开放模式,以及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后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并客观的考虑境外投资者在不同模式下的需求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本身也是市场前进/改革的方向。
(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参加银行)。3、中长期有望形成一定的需求支撑,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通知》规定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这三类机构通过备案即可运用人民币投资中国银行间市场。为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人民币的广泛使用和广泛交易程度,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领域,特别是在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开放,方便IMF成员国对冲其按SDR估值的国际投资头寸的现实需要。(1)对境外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开放:我们认为,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以及伴随人民币贬值靴子落地,进一步贬值的担忧有望消除,未来海外投资者有望更加积极加入我国债券市场。此次《试点办法》中直接赋予了RQFII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资格,与QFII获得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资格的时间基本相同。
(见图5)3、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发展历程。(见图3)截至2015年6月底,根据已经公开的人民银行关于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的批准文件进行整理,可以得到这200余家境外投资者的构成情况(总数量与统计数据略有出入):境外央行占15% (31),一般境外机构占48% (101),QFII占14% (30),RQFII占23% (50)。
接下来,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重要的一步便是资本账户的开放。上述类型机构在向人民银行申请并得到批准后,可在核定的额度内在银行间市场从事债券交易。
三类机构具体指:(1)外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境外央行)。201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获得中国证监会资格批准、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QFII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从债券持有量来看,境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市场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持仓量达6121.84亿元,已经占全市场托管总量的1.9%左右。同时,未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还需要解决开放对象、申请流程、额度管理、投资范围等关键问题。在债市对外开放的模式上,基于多国经验研究,我们认为印度的开放以及监管模式对我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均为新兴市场国家,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同时印度与我国经济体量、债券市场体量均大),而韩国循序渐进的开放进程对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见图2)1、银行间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现状。
可以委托在境内设立的证券公司,进行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每个合格投资者只能委托一个投资机构。标签:银行|债券责任编辑:陈汝羚 陈汝羚。
QFII投资者比较早进入到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但进入银行间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2013年)。具体来看,我们认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的模式可以适度参考印度的架构设置:由央行统一管理进度与发展方向,并将审核与动态管理的权限部分下放到合格结算代理人手中,即由合格结算代理人根据央行相关规定对境外机构投资者进行资质审核,境外投资者通过委托合格结算代理人进行债券交易与结算(如下架构图)。
如印度在对外国投资者的管理上,由SEBI负责资格审核的工作,DDP负责注册登记的工作。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是指经过批准将其持有的境外人民币投资于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
(2)简化或放开申请流程:目前对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上需要进行申请审核,未来可能会向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或下放审批权限的方向发展。RQFII投资者由于出现较晚,在2013年出台正式的管理办法时即同时获得了进入证券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资格。2015年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 (简称《通知》)。在资金管理方面,RQFII投资者须在每次投资额度获批之日起6个月内汇入投资本金,未经批准逾期不得汇入。
在资金管理方面,QFII投资者需要在托管人处开设人民币特殊账户。基于各国债券市场目前对外开放的程度,周边具有参考性的国家其债市开放的额度占其国内债券余额(政府债券)的比重一般在10%-30%,资本市场较为开放且其国债具有全球避险效应的美国,其外国投资者持有占其债券余额的比重高达50%。
根据我们的了解,大多数境外央行对我国的投资政策没有限制的上限,对等原则下,意味着相关机构的额度放开。更进一步,我们对未来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设想如下:1、基于海外各国经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模式设想。
相比于我国债券市场现有的债券分类存量来看,境外投资者对利率债的偏好较为明显,信用债持有量较少。(见图6)2、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突破点:开放对象、申请流程、额度管理、投资范围。